核酸检测的准确率有多高?
常用的传染病化验检查包括微生物培养、病毒分离、核酸检测、抗体检测等。核酸检测也是检测病毒的方法,它可以更早发现感染。现在临床中对乙肝、丙肝、艾滋病都开展了核酸检测,可以在抗体产生前检测到血液中是否存在病毒。而一些呼吸道疾病可以通过咽拭子或者呼吸道分泌物的核酸检测来判断是否感染,以及推测是否具有传染性。季节性流感、禽流感、冠状病毒感染等通过咽拭子检测可以方便地判断出上呼吸道是否存在病毒成份,从而判断被检测者是否属于感染者。那么,核酸核酸检测的准确率有多高呢?
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大样本统计数据证明核酸检测的准确率,但影响准确率的因素比较多,例如检测试剂的质量水平、受检测人员感染时间(过早或者过晚都会降低准确率)、标本取材时受检测者配合情况(配合度差可能导致标本没有取到位)以及检验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等。
如果核酸检测的各个环节都能准确无误,理想状态下核酸检测准确率可以达到95%以上。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假阴性的结果。所谓假阴性,就是指受测试者确实是感染者,但是核酸检测结果却为阴性,这就是假阴性。随着技术水平提高,各个医疗机构的准确率都在迅速提高,假阴性率正在不断降低。
另外,对于和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通常需要两次核酸检测才能排除。对于去过新冠病毒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如果出现发热和呼吸道症状,一次核酸检测阴性存在假阴性可能,所以也需要两次核酸检测才能排除。除此之外,如果医生判断一次核酸检测阴性仍不能排除的,也需要再次检测核酸,有时候医生还会建议做胸部CT、血常规化验和新冠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来判断是否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