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核酸检测流程是怎样的?

近期,随着COVID-19毒株变异,其毒性和传染性都更强了,全球疫情形势又变得异常严峻起来,预防病毒的传播,除了预防更重要的是要控制传染源,核酸检测能够在第一时间检测到潜伏在人体内的病毒,核酸检测是查找患者的呼吸道标本、血液或粪便中是否存在外来入侵的病毒的核酸,来确定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因此一旦检测为核酸“阳性”,即可证明患者体内有病毒存在。

新冠病毒感染人体之后,首先会在呼吸道系统中进行繁殖,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痰液、鼻咽拭子中的病毒核酸判断人体是否感染病毒。所以说,核酸检测阳性可以作为COVID-19感染确诊的新标准。

Pre-packed nucleic acid extraction kit

COVID-19核酸检测原理

检测COVID-19特异序列的方法最常见的是荧光定量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因PCR反应模板仅为DNA,因此在进行PCR反应前,应将COVID-19核酸(RNA)逆转录为DNA。在PCR反应体系中,包含一对特异性引物以及一个Taqman探针,该探针为一段特异性寡核苷酸序列,两端分别标记了报告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如反应体系存在靶序列,PCR反应时探针与模板结合,DNA聚合酶沿模板利用酶的外切酶活性将探针酶切降解,报告基团与淬灭基团分离,发出荧光。每扩增一条DNA链,就有一个荧光分子产生。荧光定量PCR仪能够监测出荧光到达预先设定阈值的循环数(Ct值)与病毒核酸浓度有关,病毒核酸浓度越高, Ct值越小。不同生产企业的产品会依据自身产品的性能确定本产品的阳性判断值。

COVID-19的核酸检测流程

对于COVID-19的核酸检测,首先根据核酸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样本要求,部分进行样本采集,常规的样本类型包括咽拭子、鼻拭子、痰液、支气管灌洗液、肺泡灌洗液等。

获得患者样本后,需尽快进行检测,如无法立即检测需要转运的样本,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低温封装,并送到专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机构收到样本后,对样本进行核酸提取,核酸提取试剂应使用批准产品说明书中指定的核酸提取试剂盒。

病毒RNA需要首先逆转录为cDNA,再进行扩增检测。PCR扩增和检测应使用批准产品说明书中指定的荧光定量PCR仪,通过荧光定量PCR所得到的样本Ct值的大小,可以判断患者样本中是否含有COVID-19。

上述过程中样本的采集、保存、转运,样本核酸的提取和检测、结果的判读均须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

Manual nucleic acid extraction kit

核酸检测的“假阳性”与“假阴性”

核酸检测的“假阳性”是指患者本来没感染新冠病毒,但核酸检测出现阳性结果,在之前我们也给大家介绍过如何提高COVID-19核酸检测的准确性。而“假阳性”的出现通常是由于实验室检测过程中标本间的交叉污染或实验室核酸污染造成的。在技术层面上讲,只要实验室严格落实质控工作,可有效避免“假阳性”的产生。

核酸检测的“假阴性”是指从患者的临床症状、肺部影像学结果甚至流行病学史都支持为新冠肺炎,但患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检测结果与临床不符。

通常“假阴性”产生原因为:

(1)病毒入侵人体初期,人体内病毒量尚未达到可检测的程度。在病毒潜伏期、轻度症状、严重症状的不同时期,人体的不同部位(如鼻咽部、口咽部、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的病毒载量会存在差异。所以,采样时机和采样部位的不同,可能导致所采集的标本中没有足够量的病毒;

(2)任何检测试剂都有其检测下限(即敏感性),如果患者标本内的病毒达不到所使用试剂的检测下限,则会出现假阴性;

(3)实验室仪器设备性能和人员检测能力差、质量管理落实不到位等也会产生“假阴性”;

(4)采样不规范、采集部位不当、采集标本不典型,导致标本中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太少或没有。即可能造成“假阴性”。

以上就是针对目前COVID-19核酸检测原理及检测流程的全部介绍,希望通过核酸检测能够最大程度的控制传染源,尽快找到抑制病毒的方法。